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,有的人豪放,有的人拘谨,有的人开朗,有的人沉郁,有的人活泼,有的人安静……如此不同的性格构成了人类世界的丰富多彩。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,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行为,从而导致不一样的结果。
有了自己的孩子后,每天我都在陪伴他成长。从他的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中,我思索着一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: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上大学学心理学的时候,老师曾经反复强调一个观点,每个人性格各异,但性格是没有好坏之分的。
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,安静胆小,一般不会去惹事,有什么事也是自己闷着,不会轻易诉说。但我却极其羡慕性格外向的人,天不怕地不怕,无所畏惧,有什么事叽里呱啦说一通,活泼而开朗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我爸爸性格比较内向,我妈妈性格却是极其外向,但我认为我的性格养成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我从小就是在一种很孤独的环境中成长,周围的朋友很少,能够吐露心事的人几乎没有,于是慢慢学会了将委屈和痛苦放在心里,自己承受。
太过内向的人比较痛苦,心里有事也不知跟谁说、怎么说,同时又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久而久之就习惯把事都往心里藏,藏着的也不是什么大事,但是自己却觉得这事根本就无法解决,只能自己憋着,憋久了容易把自己憋出内伤来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长大后,碰到的事多了,遇见的人多了,懂得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,各自也有各自的活法,生命状态是如此绮丽多姿,每个人都有值得敬佩和怜悯的地方。
我只是恒河之沙、芸芸众生而已,不必将所有事情都自己扛着,放松一点,顺其自然,慢慢地变得比较开朗起来,说不上有多阳光,但是自己少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烦恼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像我小时候一样,经历孤独的折磨、彷徨的无助。我希望他能开朗、自信、乐观、勇敢,这样的性格没有人不喜欢,在成长的道路上,他也会走得更顺利一些,就算摔倒,都不需要人扶起来,自己拍拍屁股,若无其事地继续大步向前走。
所以长久以来,我一直以正向的观点对他描述事物,教他正面地来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,努力给他营造积极向上、充满正能量的环境。但是,不管我怎么努力,我还是发现了他的性格中慢慢流露出来的胆小、忧郁的特质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他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闷闷不乐,以至于害怕再见到这个老师;他在课堂上不会积极举手发言,总是往后躲,巴不得老师看不见自己;对于幼儿园发生的事情,闭口不言,被问急了,也是报喜不报忧;很想和小朋友玩,但是不会积极主动地走上前去,不是那种“自来熟”的小孩;当平时熟悉的小朋友不和他玩时,会觉得自己如同被抛弃了一般,伤心苦恼,没有安全感……
这些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,我惊讶地意识到,性格是会遗传的,我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到我小时候的影子。而我现在,如同看电影一般,看着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我孩子身上。基因的力量真是强大,强大到令人心生敬畏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想到这一点我欣慰地笑了。我一直希望在这世界上能够找到一个心性和我相仿的朋友,没想到我就这么遇到了。
正如心理学老师说的,性格没有好坏之分,内向的人也许不是那么自带阳光、春风拂面,但是他们专注、认真、喜欢琢磨、有毅力,这些熠熠闪光的美好品质希望孩子可以一直保持下去。但是那些胆小、拘谨、忧郁的品性,我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遇到一些人和事后,会慢慢改善、淡化它们。
孩子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?
先天的遗传会为性格抹上难以遮盖的底色,但后天的成长环境会在这底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,性格就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我们无法掌控遗传密码,但可以给孩子培植一些适合优秀品质生长的土壤。
人的经历多了,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就会发生变化,或许更接近于事物本身,或许更趋向于自我本性,久而久之,这种角度和观点便会变成一种心智模式,对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