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,说是孩子吧,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、特立独行;说是大人吧,毕竟涉世未深,思想难免单纯、幼稚,经不起挫折,往往遇到点事,就容易想不开,更有甚者会走极端,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,让家庭、学校和社会惋惜不已。
孩子出事后,家长们往往不明就里,认为是学校和老师没有承担好责任,没有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好、教育好,是学校的无能、老师的失职。家长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长大,送进学校大门,希望孩子多学点知识、今后有出息;不曾想孩子却在学校里出了事,家庭的希望顿时落空,伤心之余,满腔愤怒难以忍受,于是学校就成为了最好的宣泄愤怒的对象。
家长指责学校管理有漏洞、提出学校必须承担责任、学校需要提供高额赔偿之类的,所有的指责都指向一点:我的孩子出事了,作为家长,我们是受害者,我们是无辜的,是学校让我的孩子变成这样,是学校害了我的孩子,我要为孩子讨个说法、讨个公道。
孩子优秀,是父母的功劳;孩子扛不住压力、走极端,是学校的失职。理智地想一想,真的是这样吗?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,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,孰重孰轻?
孩子悲剧的发生,不只是学校的问题,究其根本,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是悲剧诞生的主要原因。
父母是孩子最初的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,孩子信任父母,处处模仿父母的言行,久而久之,会形成与父母类似的心智模式。在孩子处理事情、待人接物上处处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,可见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之大。
除了父母本人外,由父母或其他亲戚构成的家庭,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氛围,这个氛围里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,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一个家庭,如果父母关系和睦、家庭成员各司其职、独立有担当、对孩子不宠溺不强压,那么孩子会有较强的安全感和责任感,比较易于融入社会、与人和善相处;如果父母关系紧张、家庭成员地位不平等、对孩子要么过度宠爱、要么过度威逼,孩子会易于偏离正常的心理成长轨迹,以自我为中心,无限放大自己所遇到的困难,往往难以迈过人生中的坎,徒留遗憾。
家庭是遭遇风暴时的避难港湾,更是扬帆远航前的检修基地。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,从小处着手,润物细无声。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理论的学习,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偏重于为人处世的熏陶。
现在一提到教育,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学校,是专业的教育者,其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人的影响更深远,这里面不仅有血缘、有亲情,更包含着爱和思想的传递。父母关注的目光、殷切的鼓励、毫无保留的教诲是孩子人生的财富,目光远大、处事得体的父母更有利于打造孩子坚强的性格、豁达的态度,让孩子从容不迫地面对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。
温州12岁男孩玩手游损失万元,很多父母面对这种情况时,恼羞成怒是在所难免的,非打即骂,认为孩子无可救药。不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,不好好学习,一味沉溺于电子游戏,辜负父母的殷切期盼。更有甚者,会责怪老师没有好好管教,让孩子学坏了;会责怪网游公司,开发出令孩子玩物丧志的游戏,让孩子走上歪路。这样的父母与其说是爱子心切,不如说是推卸为人父母的责任。
孩子的手机是谁买的?孩子的手游支付账户是谁的?孩子玩手游的时间是从哪挤出来的?孩子如此不知轻重地付出重金,父母为什么才察觉,事先干什么去了?面对着一连串的责问,事件中这位12岁男孩的父母在处理时,没有回避、没有推脱,而是直面问题的所在,并努力弥补过失。
他们没有申请索赔、没有责难他人,而是从事实出发,让孩子深刻认识错误并承担责任。损失的钱由孩子偿还,通过做家务的方式一点一滴地补上缺漏。父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孩子认识到一人做事一人担,学会面对自己的过错、学会承担、学会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父母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没有责怪他人,而是把此事件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,努力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,未雨绸缪固然可贵,亡羊补牢犹未晚也!
人无完人,为人父母也是一样。在做父母的道路上,没有犯过错、走过弯路,是不太可能的。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失不能简单地推给老师、学校或社会,不能因为强调他人的责任而无视自己的过失。父母应该以身作则,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职责,给孩子做榜样,同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教育,提供环境和机会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