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们的自信心源自哪里?
鱼爸查阅了大量资料及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三个:
1、孩子的信心来源父母无条件的爱
2、孩子的信心来源父母的鼓励和认可
3、孩子的信心来源独立
心理学家认为,孩子的自信,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,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(unconditional love)
什么是无条件的爱?
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,父母内心对孩子说:宝宝,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、聪明还是愚笨、听话还是捣蛋、漂亮还是丑陋、学习成绩好还是差,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,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。这就是无条件的爱。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,所以我爱你,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。
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是给予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和信心培养的一个基础。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,由衷地欣赏、赞美孩子,需要家长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,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、打动孩子,充分发挥正面管教的力量。
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,其实他们幼小的心灵藏着大大的自尊。心理学家(美)詹姆斯·杜布森博士说:“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信心,但重建自信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。所以”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孩子,对孩子的自信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提到独立对于自信的影响,我觉得非常有道理,因为我家小小鱼身上我就看到了这个,他喜欢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比如自己搬椅子、接漱口水,甚至在我教他开门之后,他一定要坚持开门,每次我都要在边上等半天。
可是我不能干扰,因为他每做好一件事,我都会给予他鼓励,肯定他的小成就,稍微说一下下次还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有哪些,这样他的小脸上都会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所以他是一个内心很自信的小家伙,虽然刚开始跟人接触会比较小心翼翼的。
如果父母一直选择当一个全方位的保姆,过分的“关怀”就会剥夺了孩子自立的空间,干扰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养成;也因此影响了孩子自信的形成。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的方式,将自己紧紧包裹着孩子的心稍微打开,让孩子们自己有机会去证明自己,走上自信的道路。
为人父母,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,下面是18种破坏孩子自信心的行为,如果你常犯,那就要开始改。改好了,孩子的信心不会差。
你是不是经常这样?
①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
②经常拿比他“行”的人刺激他
③当着孩子的面争吵
④和孩子说话时口气生硬
⑤不给孩子自由
⑥迁怒
⑦不陪伴孩子
⑧讥讽孩子,或者出口成脏
⑨犯了错误不及时指出……有时需要成长的不是孩子,是家长。
1、你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,没人赏识他。
例如:一直跟他说学习不行,长相不行,交际不行,干家务不行,马虎,粗心,让家人为他受累……总之,他没有行的地方。
2、你经常拿比他“行”的人刺激他。
例如: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:“看人家××,从不让父母操心!”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,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。
3、你让孩子产生罪恶感。
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,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。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。举例如下:经常告诉孩子,自从有了他,你连电影也没看过,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,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。或者说,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,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。
4、你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口气从来都很硬。
从来不使用商量的口吻,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,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。还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。如“你真蠢”“你混”“没见过你这么傻的”“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”等等。好像一定要这样才能震慑住自己的孩子,这样有利于你控制他。养一个乖乖仔是你的梦想吗?
5、想要决定孩子的一切,没有给他一点儿自由,他的行踪你都密切注视。
例如:他如果有日记,一定要设法查看;他如果有信件,一定要审查。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,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。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。
6、你经常迁怒孩子
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,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。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,并制止他流眼泪。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,增强孩子的自卑感,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。
7、你在孩子的诅咒敏感期说脏话时,讥笑他
俗语说“3岁的孩子狗都嫌”,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在3岁的时候叛逆,什么都爱跟你对着来,更多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热衷于说脏话!“我打你啦!”、“打死你!”“坏蛋”“讨厌”......都是TA们的口头禅,你如果经常嘲笑孩子,只会让他抬不起头。
8、孩子犯了错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怕孩子受打击
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,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,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,他反倒成了受害者。你一时的放纵,反而害他一辈子。
9、你给孩子包办一切,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,免得他累着
这样他会养成习惯,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。
10、关于阅读,不论好坏书刊,任其自看,不闻不问,更不予指导。
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,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,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。
11、你和孩子相处时也总是盯着手机或电脑
这样做不仅仅错过了美好的亲子时光,还让孩子也学你的样子,今后容易电子游戏上瘾。
12、当众出孩子的丑
当着外人(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)损他,贬他,让他无地自容。从心理学角度讲,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,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。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。